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竭诚为您服务

今日日期:2025年05月02日 Friday 22:30:44

护理工作

GREEN HOSPITAL · 465

降温增加脑梗风险

来源: 时间:2025-01-23 浏览次数:2174

1.png

一、降温增加脑梗风险

1.血管收缩

当身体暴露于寒冷环境导致体温下降时,体表血管首先会收缩。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,目的是减少热量散失。然而,这种血管收缩反应不仅仅局限于体表血管。脑血管也可能受到影响而收缩,使脑血流量减少。如果本身脑血管存在狭窄等病变,脑血流量的进一步减少就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、缺氧,从而增加脑梗的发病风险。

2.血液成分改变

降温时,人体的血液黏稠度会增加。这是因为在低温环境下,人体的水分会更多地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中,导致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增多。同时,低温还会刺激机体的凝血系统,使血小板的活性增强,凝血因子的活性也会升高,血液更容易凝固形成血栓。一旦血栓堵塞脑血管,就会引发脑梗。

3.血压波动

寒冷刺激会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。交感神经兴奋后,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,这些物质会使血压升高。对于老年人或者已经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,血压的突然升高会增加脑血管壁的压力。长期或突然的血压升高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,或者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,脱落的斑块碎片随着血流进入脑血管,堵塞血管,诱发脑梗。

二、高危人群预防措施

1.注意保暖

高危人群(如老年人、高血压患者、糖尿病患者、高血脂患者等)在降温天气要特别注意头部、颈部的保暖。因为这些部位的血管丰富,热量散失快,寒冷刺激容易对脑血管产生不良影响。可以佩戴帽子、围巾等。

2.控制基础疾病

对于患有高血压的人,要严格按照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,并且在降温天气更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。如果血压波动较大,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。

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,保持血糖的稳定。因为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,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。同时,也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,因为低血糖也可能引起脑血管痉挛等情况。

高血脂患者应积极控制血脂水平,通过饮食控制(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)和必要的药物治疗,降低血液黏稠度,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,从而降低脑梗风险。

3.适当运动和饮水

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即使在降温天气也可以在室内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,如太极拳等。但要注意避免在寒冷的清晨或气温过低时外出运动。

增加饮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。即使不感到口渴,高危人群在降温天气也应该适当增加水分摄入,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