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竭诚为您服务
今日日期:2025年05月04日 Sunday 17:11:31
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竭诚为您服务
今日日期:2025年05月04日 Sunday 17:11:31
来源:文化建设办公室 时间:2020-07-21 浏览次数:3519
学一行、爱一行,干一行、精一行,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主任蒋高民三十年如一日,践行着无悔忠诚。1989年,他从母校毕业留院,至今工作31年、入党26年,始终坚守放射CT核磁科,爱岗敬业、待患如亲,精心示教、严爱交融,实践中提升医德医技,点滴里流露平凡大爱,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爱党爱院情怀。
庚子年新春佳节,注定不平凡,新冠肺炎疫情时刻牵动民心。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,蒋高民以吉林市首批新冠肺炎会诊专家的身份,投身疫情防控工作,以曾经是一名军医的使命感和如今发挥诊断重要作用的担当作为,默默奉献,平凡坚守,用实际行动赢得战“疫”良好口碑。
今年1月23日,除夕前夜,万家团圆之时,蒋高民接完吉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的电话后,立马放下筷子,起身赶赴市传染病医院,参与从武汉疫区返吉有症状人员刘某某的病例评估。患者发热伴咳嗽,核酸检测阳性,但其余指标均为正常,考虑当时市内尚无确诊病例,对于新冠肺炎诊治缺乏经验。蒋高民看完病例后,第一时间提议立即给患者做胸部CT检查,辅助诊断,为病例评估上一份“双保险”。当晚11点多,经反复查体、问诊,结合临床表现、检测结果及辅诊报告,确定刘某某为吉林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。
病例能否最终确诊,CT诊断很关键。无论白天黑夜,不分工作休息,只要有会诊需要,蒋高民随叫随到。为患者做肺部或胸部CT、现场分析影像片子、在家通过手机或电脑看照片……他借助各类手段,积极参与病例排除或确诊的会诊及永吉县对口支援工作。对待影像诊断,他一丝不苟,有时甚至还很较真,总以高度的职业敏锐度,用一双“火眼金睛”助力疫情防控工作。
4月初,经市疾控和医院相关专家集中会诊,初步认定车某某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,但因临床表现不明显,X光片有限度,胸部CT影像模糊,病灶显示不清晰。蒋高民思虑再三,不顾有关专家的现场反对,极力坚持提议对患者进行复诊,重点加强肺部和胸部CT检查。最终并未发现患者胸膜下有多发的磨玻璃样结节,证明车某某的症状并未达到诊断“金标准”。经过专家组再次会诊,“确诊警报”得以顺利解除。三天后,车某某的发烧咳嗽症状消失,核酸检测呈阴性,CT检查正常,经过14天的医学隔离观察后出了院。
自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启用发热门诊后,蒋高民迅速参与其中,及时克服设备有限、人员紧张等实际困难,果断将移动DR调至发热门诊,合理规划128层螺旋CT通道,将诊断医生排到相对无污染区域,多措并举将感染风险降至最低。
疫情防控期间,住院患者几乎都要到放射科进行排查,人手不足,经验欠缺,蒋高民主动担负重任,对每个疑似病例及有症状患者进行会诊,甚至反复检查。办公室、检查室、诊断室、休息室,随处可见他查看影像片子、分析病例或书写会诊单的身影,可能在清晨,也或许在深夜,没有时间的概念,更多的是为患者服务的热情和战胜疫情的信心。
5月7日,舒兰市发生首例本土确诊病例,伴随疫情不断升级,5月13日,吉林市提级管控,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被定为吉林市新冠肺炎集中定点救治医院,医护人员相继冲锋陷阵在“疫”线。蒋高民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,表达要与一线医护肩负使命,齐心战“疫”的坚定决心。
“平日里,把我们影像人比作临床医生的眼睛,疫情面前,影像人更是无所畏惧,用我们的‘火眼金睛’变成一束光,去照亮临床医护的抗疫之路。”面对自我定位,蒋高民深情地说到。
他这样说,更是这样做的。蒋高民时刻心系确诊病例的病情变化,不分昼夜,逐一仔细查看患者CT影像片子。针对特殊病例,他还反复对比查看,跟踪关注病情进展,总能凭借丰富的诊断经验,及时为一线医护开展进一步新冠肺炎诊治工作,提供有力的辅助诊断。
打铁还需自身硬。繁忙工作之余,不断进行充电式学习是蒋高民工作以来养成的一项良好习惯,疫情防控期间也不例外。检查、会诊之余,蒋高民反复解读学习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,从第一版更新学习到第六版,做到了然于心、应对自如。
医者逆风行,众志护家园。在毫不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中,蒋高民与无数名白衣天使一道,堪当挺立风雨的坚强脊梁,凝聚起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,担负医者神圣使命,书写着生命至上的战“疫”答卷。
蒋高民主任指导医生看片子